上海崇明东滩湿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
作者: 来源 : 时间:2013-11-25 字体<    >

上海崇明东滩湿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以下简称崇明东滩定位站)位于上海市崇明岛的最东端,是以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其邻近区域为研究地的定位站。该站的前身是复旦大学于1998年建立的长江河口湾生物多样性野外定位站 20065月,更名为长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从20136月开始,由国家林业局批准,正式成为其下属站点(上海市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和复旦大学共建)。

东滩站风景

 

崇明东滩湿地是上海市规模最大、发育最完善的河口型潮汐滩涂湿地,其面积(包括水域)达到了241.5 km2。作为亚太地区候鸟重要的迁徙停歇地和越冬地,崇明东滩湿地不仅是国家级重要湿地,而且是国际重要湿地。同时,崇明东滩湿地也是许多重要经济鱼类和大型无脊椎动物的产卵、育幼和觅食场所。然而由于地处长三角,崇明东滩也面临众多人为干扰,同时也经受全球变化的影响。

崇明东滩定位站的建立是为了更好地了解位于长江河口的崇明东滩湿地,开展保护及修复工作,并评估其对城市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支撑作用。该定位站的目标是:1)通过长期定位观测及研究,提供规范化及标准化的观测数据,并且建立适应我国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特征的研究体系;2)在河口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研究中的方法论、受损机理、修复途径等前言领域开展原创性工作,为政府提供决策依据;3)推动保护生物学、恢复生态学、生态工程学和生态系统生态学等学科发展。具体来说,通过对崇明东滩湿地生态系统中四大要素“水、土、气、生”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进行长期的定位观测,构建数字化生态站,之后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构建数据库,规范数据管理,建设数据共享与发布平台,力争建成崇明东滩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立体观测体系。

依托该研究站,我们还确立了如下的一些具体研究目标:(1)了解新生河口湿地的演替过程及驱动因子,探讨生物多样性的变化及其维持机制,并围绕生物入侵、水文变化、人类活动等因子,探讨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变化及其响应,尤其是生态系统碳源、汇格局的变化,从而为预测全球变化背景下河口湿地的变化提供数据及理论依据;(2)结合生态修复工程,分析现有修复方案对湿地生态系统关键生态过程及主要服务功能的影响,并探讨现有围垦湿地利用方式的可持续性,挖掘修复工程的示范性,为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的管理及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支撑。

东滩站

 

目前,该站由全球碳通量东滩野外观测站、实验区、生活区、试验田等组成,其中全球碳通量东滩野外观测站从20048月运行至今,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复旦大学围绕互花米草入侵、河口湿地营养循环、土地利用变化对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过程影响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从1998年建站至今,该站已培养研究生将近50余人,并发表或出版了一系列重要论文及著作,其中SCI论文数量超过70篇。我们相信,随着国家林业局建设资金的投入,以及上海市和学校相关部门的关心与支持下,崇明东滩定位站必将逐渐成长为一个国际一流的河口湿地科学研究与教育平台以及生态工程示范中心。

数据查询与服务
版权所有 中国湿地生态系统联盟
联系方式:沈宏 徐军 027-86780056 Email:wetland@ihb.ac.cn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东湖南路7号
访问数量: